7月23日,中國特鋼企業協會召開“雅江工程用特鋼研討會”,會議由協會秘書長劉建軍主持。特鋼協會副秘書長趙發忠、高級顧問于叩,特鋼協會專精特新專家組長、上海大學材料學院院長董瀚及總工劉宇,特鋼協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、東北大學教授姜周華,南鋼集團常務副總經理徐曉春,東北特鋼集團總工程師孫久紅,撫順特鋼總工程師李濤,鋼研總院教授馬黨參,以及中信特鋼、寶武特冶、西寧特鋼等特鋼企業代表、科研院校代表,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、協會“專精特新”專家組成員出席會議。
與會人員圍繞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用特鋼的數量、品種、質量、標準及供應渠道展開分析,并研討超級水電工程產業鏈中特鋼發展的新機遇。
劉建軍秘書長指出,雅江工程作為國家重大戰略項目,建設規模遠超三峽工程,且地處高寒、高海拔、強腐蝕性環境,對特鋼材料的強度、耐蝕性及耐久性提出更高標準。該工程用鋼量預計達數百萬噸級別,論證周期長、技術要求高,特鋼行業需快速行動,凝聚智慧力量,提供特鋼解決方案,以高度責任心和使命感響應國家需求。
董瀚首先發言,系統分析了雅江工程用鋼需求:中厚板與特厚板用于水電站壓力鋼管等核心承重結構,需兼具高強度與低溫韌性;耐蝕不銹鋼針對高腐蝕性水質環境,需開發新型耐蝕鋼以提升排水系統效率與使用壽命;高端電工鋼要滿足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對磁性能與能效的嚴苛要求。由于高海拔低溫環境可能增加鋼材脆性,且工程服役周期長達數十年,要求材料壽命與維護成本達到新平衡點,傳統水電站用鋼經驗已無法完全復制,必須創新思維,開展協同攻關,采用定制化研發路徑。
徐曉春指出,雅江工程建設周期長、技術要求高,不同階段對特種鋼材需求不同,從隧道施工用高強結構鋼,到發電機組用特種合金鋼,再到輸電系統用高導硅鋼,各階段均有特定要求。做好特鋼保供需提前策劃布局,與工程設計方、建設承包方、水電裝備方建立溝通機制,提前掌握用鋼品種和技術要求。
姜周華指出,雅江工程對特鋼需求巨大,比照三峽工程經驗,預計特鋼總需求量達400萬至600萬噸,遠超同類水電工程,其中中厚板、高牌號硅鋼、不銹鋼及耐蝕、高強結構鋼為核心品類。隨著我國特鋼技術進步,從三峽到雅江,我國水電工程國產化所用大部分特鋼產品已基本實現自主可控。
與會專家一致認為,雅江工程是國家超級工程,對特鋼發展是重大機遇。對雅江工程用鋼特別是高質量等級的特鋼新產品開發進行了研討。代表們同時對協會提出建議,組織“雅江工程用特鋼專家小組”;搭建產學研用平臺,組織專家調研對接需求,實現精準研發、試制、生產;通過實地考察、技術交流等活動,建立長期穩定的供需對接機制;在招標模式上確保特鋼企業持續提供優質材料。專家建議由特鋼協會牽頭,組織行業研發生產優勢單位與雅江集團相關單位對接,匯聚協會專家委員會、特鋼協團標委、龍頭企業、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智慧力量,為國家超級工程提供特鋼高端材料支撐保障。
趙發忠表示,這項超級工程能帶動特鋼需求、提升特鋼產業發展能力,意義重大。特鋼協會將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和行業發展需要,積極開展工作。一是系統梳理水電工程用特鋼情況,二是根據會員單位需求開展特鋼產品現場用戶走訪和需求調研,找準目標;三是發展特鋼新質生產力,組織凝練科研項目,協調技術攻關,推動技術成果轉化,生產高質量特鋼產品;四是打通水電工程高端特鋼供應鏈直通渠道,為國家重大工程項目提供支撐保障。
劉建軍最后強調,雅江工程是國家大事,下一步特鋼協會將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:一是評估特鋼企業在水電能源用鋼創新研發的高端產品;二是明確專精特新項目組責任,鼓勵企業針對雅江工程極端服役環境研發特種鋼材;三是組織團標的編制使用,為該工程及其他類似項目提供技術支撐。抓住這一歷史性機遇,不僅能支撐超級工程順利建設,更能奠定中國特鋼強國地位,在全球高端材料競技場中贏得領先地位。
網上經營許可證號:京ICP備18006193號-1
copyright?2005-2022 m.szzhongrui.com all right reserved 技術支持:鋼鏈云(北京)科技發展有限公司
服務熱線:010-59231580